1941年股票怎么办理杠杆,希特勒对苏联发动了闪电战,这是二战时期德国最为疯狂的时刻。
苏联面对德国的突然袭击,即使实力强大,也是措手不及。
德国军队甚至一度兵临莫斯科城下,险些让这个超级大国彻底失败,虽然苏联对于希特勒来说非常重要,但苏联却根本不是他的最终目标,你知道他真正的目标是谁吗?
二战时期,希特勒最让人恐惧的就是闪电战。
说起闪电战,最先遭殃的其实是波兰。
众所周知,1939年9月1日,德国突然袭击波兰,这次行动不但大大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,关键是德国人手段之凌厉,攻势之强大,完全颠覆了以往战争的模式。
从一开始,德国人就是全力以赴,集合了所有能集结的力量,疯狂输出,短短一个月,波兰就崩溃了。
闪电战的精髓在于突袭和机械化,事实上,在二战之前,因为武器装备水平的问题,战争的形态,虽然已经进入到热兵器时代,但战术和方法上却还是相对传统。
到了二战前夕,飞机,坦克和装甲车这类的机动性极强的部队,已经成了战争的主流,通过飞机,装甲车,一日千里也不是神话故事了。
所以,再结合突袭,可以一瞬间撕碎敌军的防线,造成非常大的杀伤力。
对于波兰的闪电战,就是德军在9月1日当天,直接投入44个师的力量,其中还包括7个装甲师,4个轻装甲师和4个摩托化师,1939架飞机,2800辆坦克。
如此规模的袭击,事发突然,波兰军队根本就来不及反应,哪怕波兰有80万人的军队组成防线,也还是被德军轻而易举的横扫。
进入波兰之后,德军挺进的速度更是夸张,基本上每天可以前进50-60公里,波兰根本就来不及组织像样的抵抗。
有了这样的案例,德国人信心大增,此后,法国,荷兰,比利时,卢森堡和丹麦,都是折在了德国的闪电战中。
哪怕是法国这样的强国,面对闪电战也仅仅只坚持了39天就彻底投降。
可见闪电战的厉害之处。
随着中欧,东欧和西欧都不是德国人的对手,德国也逐渐把目标对准了欧洲大陆上最强大的国家,苏联。
对于德国而言,苏联的战略地位实在太重要。
一方面,苏联的实力太过于强大,如果一个满血的苏联屹立在东方,那么一旦苏联全面参与战争,德国将面对非常大的压力。
另一方面,苏联无论是矿产资源,工业基础还是农业基础,都非常雄厚,如果与苏联之间演变成持久战,那么胜负难料。
所以,希特勒对于苏联自然是虎视眈眈。
1941年6月22日,德军针对苏联的闪电战拉开了帷幕。
在长达两千多公里的边境线上,德军全面出击,三百多万士兵如潮水一般涌入苏联境内。
对于德军的突袭,事实上也大大超出了苏联的预计,虽然在此之前的两年时间里,德国已经多次运用闪电战对付欧洲诸国,并且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绩。
但是苏联人仍旧不相信德国人会真的对苏联下手。
一方面,苏联的实力不仅不输德国,甚至还要更强,另一方面,苏联人觉得经过两年多的战争,德国人应该会判断苏联做好了万全的准备。
但事实上,这些都只是苏联人的一厢情愿罢了。
众所周知,苏联的西部一马平川,是上百万平方公里的东欧平原,本身就无险可守。
面对数百万德军机械化部队,哪怕苏联军队实力强大,做好万全准备,也必然会付出极端惨痛的代价。
果不其然,当闪电战真的来袭的时候,苏联人傻眼了。
德国人狂轰滥炸,根本不给苏联一丝一毫可以喘息的机会,德国人推进的速度也没有比任何其他国家慢,同样是每天以五六十公里的速度高速推进。
这让苏联军队疲于应付,根本无力组织强有力的抵抗。
到了10月,德国人用了短短三个月的时间,就已经兵临莫斯科城下。
这个速度不但让苏联震惊,也让全世界震惊。
如果连苏联都挡不住德国,那么还有谁能够阻挡德国人的疯狂呢?
不过,苏联毕竟是大国,有着大国的底蕴。
一方面,虽然在正面战场上苏联节节败退,但苏联国土面积广大,战略纵深非常深;
所以哪怕在闪电战初期,苏联难以组织有效抵抗,但随着德国军队深入,补给难度越来越大,战线越拉越长,德国人的脚步还是慢了下来。
再则,苏联的工业和农业,并没有被完全摧毁,仍旧能够保持极为强大的物资供给,这让战场的局势开始往苏联方向倾斜。
而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,随着十月到来,苏联进入冬天;
远超德国的严寒,对于机械化部队来说就是一场灾难,不但士兵因为补给跟不上,纷纷出现身体问题,更重要的是很多飞机大炮,在严寒天气里失灵了,德国军队的战斗力大为削弱。
就在德国人准备对莫斯科发动总攻的时候,连老天都站出来与德国人作对,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潮袭击了莫斯科,气温骤降至零下20度之下。
这个温度对于习惯了温暖湿润的德国人来说,本身就是一场灾难。
而恶劣的天气虽然对苏联军队也是一个挑战,但毕竟苏联人在这样的环境下颇为习惯,状况要比德军强的多。
原本一场针对莫斯科的闪电战,没想到竟然变成了德国人的自救战,别说发动总攻,德国人自顾不暇,哪怕是想应付过严寒都十分困难。
因此,莫斯科保卫战就成了整个二战的转折点。
一方面,苏联得到了宝贵的喘息之机,得以有时间加强防御,另一方面,面对德军陷入困境的局面,苏联甚至还赢得了反攻的机会。
紧接着,苏联红军展开大规模的反击,一举突破了德军的阵地和防线,德国人不但不得不后退,还丢弃了许多在严寒中失灵的坦克装甲车,仅剩下步兵可以行动。
经过这场挫败,苏联终于稳住了阵脚,德国人以折损有生力量,折损大量先进武器装备为代价,结束了莫斯科保卫战,这也意味着德国闪电战的神话终于破灭。
事实上,如果德国人不是在苏联战场遭遇惨败,又或者苏联也被彻底击溃,那么德国人的野心远不止于欧洲。
根据德军的计划,德国军队将分两路前进,一路南下伊朗,占据中东地区,众所周知,中东是全球最重要的石油出口地区,掌握这里,毫无疑问将彻底切断美国,苏联等国的石油供给。
要知道,在机械化战争中,石油的战略地位可是相当重要,这几乎等同于人吃饭一样重要。
而另一路德军则会向东南亚进发,与日本汇合,在希特勒的战略布局中,与日本会师也就意味着整个欧亚大陆成为德国人的腹地。
届时,德国不但拥有了与美国人掰手腕的能力,甚至有了统一全球的能力。
不得不说,希特勒的想法相当疯狂,他不但高估了德国的能力,也低估了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实力。
所幸,希特勒的想法最终只是一纸计划而已,苏联以一己之力,抵挡住了德国人的疯狂进攻,也彻底扭转了二战的局势。
自此以后,苏联人越战越勇,德国人接连遭遇挫败股票怎么办理杠杆,最终也只能走向覆灭。